四十未为老,忧伤早衰恶。前岁二毛生,今年一齿落。
形骸日损耗,心事同萧索。夜寝与朝餐,其间味亦薄。
同岁崔舍人,容光方灼灼。始知年与貌,衰盛随忧乐。
畏老老转迫,忧病病弥缚。不畏复不忧,是除老病药。
朝哭心所爱,暮哭心所亲。亲爱零落尽,安用身独存。
几许平生欢,无限骨肉恩。结为肠间痛,聚作鼻头辛。
悲来四支缓,泣尽双眸昏。所以年四十,心如七十人。
我闻浮屠教,中有解脱门。置心为止水,视身如浮云。
斗擞垢秽衣,度脱生死轮。胡为恋此苦,不去犹逡巡。
回念发弘愿,愿此见在身。但受过去报,不结将来因。
誓以智慧水,永洗烦恼尘。不将恩爱子,更种悲忧根。
自觉二首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四十未为老,忧伤早衰恶。前岁二毛生,今年一齿落。形骸日损耗,心事同萧索。夜寝与朝餐,其间味亦薄。同岁崔舍人,容光方灼灼。始知年与貌,衰盛随忧乐。畏老老转迫,忧病病弥缚。不畏复不忧,是除老病药。朝哭心所爱,暮哭心所亲。亲爱零落尽,安用身独存。几许平生欢,无限骨肉恩。结为肠间痛,聚作鼻头辛。悲来四支缓,泣尽双眸昏。所以年四十,心如七十人。我闻浮屠教,中有解脱门。置心为止水,视身如浮云。斗擞垢秽衣,度脱生死轮。胡为恋此苦,不去犹逡巡。回念发弘愿,愿此见在身。但受过去报,不结将来因。誓以智慧水,永洗烦恼尘。不将恩爱子,更种悲忧根。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 ...
白居易。 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七月六日韩孟郁招同龚安冶韩煦仲集梅花岭 其二。明代。区怀瑞。 竹西歌吹路,花逐宝城空。一片新秋色,平山落照中。曝书他日兴,拂简此时同。莫负层台上,凄清起夕风。
阳明祠有感。明代。邹元标。 元化曾将赤手扶,名贤高榜映寰区。先朝勋业谁能并,此地宫墙半欲芜。檐际閒云蛛挂网,松梢明月鹤呼雏。岩前空对蘋蘩色,几向庭阶荐束刍。
阳回曙鼓动楼船,遥忆千官上寿年。汉殿彻侯原裂地,周庐亚相尽朝天。
香炉重傍疑难望,綵线初添喜复怜。犹恨身违冠带会,心随日影到虞渊。
师次湄岛,诸勋镇行长至礼;余以服制不预,志感 其二。明代。张煌言。 阳回曙鼓动楼船,遥忆千官上寿年。汉殿彻侯原裂地,周庐亚相尽朝天。香炉重傍疑难望,綵线初添喜复怜。犹恨身违冠带会,心随日影到虞渊。
送杜十四之江南。唐代。孟浩然。 荆吴相接水为乡,君去春江正淼茫。(淼茫同:渺)日暮征帆何处泊,天涯一望断人肠。
大本堂(二首)。明代。魏观。 六斋帝子联龙衮,三岛神仙列雁行。绣毂青鸾金羽盖,锦鞯白马紫游缰。御沟细柳云生暖,禁御飞花雨送凉。郑国书闻能一一,玉炉清昼为分香。
采菱女。元代。贡师泰。 落日照淮甸,中流荡回光。窈窕谁家女,采菱在横塘。风吹荷叶低,忽见红粉妆。红妆背人去,惊起双鸳鸯。鸳鸯去复来,烟水空茫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