郾城辞罢过襄城,颍水嵩山刮眼明。
已去蔡州三百里,家人不用远来迎。
过襄城。唐代。韩愈。 郾城辞罢过襄城,颍水嵩山刮眼明。已去蔡州三百里,家人不用远来迎。
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 ...
韩愈。 韩愈(768~824)字退之,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、思想家,河阳(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)人,汉族。祖籍河北昌黎,世称韩昌黎。晚年任吏部侍郎,又称韩吏部。谥号“文”,又称韩文公。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,破骈为散,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。宋代苏轼称他“文起八代之衰”,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,作品都收在《昌黎先生集》里。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“道统”观念的确立者,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。
呈去非。宋代。葛胜仲。 嗣宗旷达早相逢,更喜林间识仲容。林萼集中陪唱和,幽栖谷畔许过从。云飞陇首高情远,枫落吴江好句重。梁栋他年知有用,斋前楚楚一株松。
赋山居。宋代。赵蕃。 何谓雪名寮,应同立积腰。要为膏以润,不作晛而消。园小锄斯食,书多复不枵。青云附能显,况乃白云招。
吊梅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周紫芝。 飞尽江南泣雨枝,韵高犹共雨相宜。洗妆只有唇红在,也胜桃花好面皮。
春点烟红,露晞新绿,土膏渐香。散懒慵情性,寻幽选静,一筇烟雨,几处松篁。恨我求闲,已成迟暮,石浅泉甘难屡尝。犹堪去,向清风皓月,南涧东冈。
如今雁断三湘。念酒伴、不来梅自芳。幸隐居药馆,孙登啸咏,从容云水,无负年光。且共山间,琴书朋旧,时饮无何游醉乡。归常是,趁前村桑柘,犹挂残阳。
沁园春(早春)。宋代。曹勋。 春点烟红,露晞新绿,土膏渐香。散懒慵情性,寻幽选静,一筇烟雨,几处松篁。恨我求闲,已成迟暮,石浅泉甘难屡尝。犹堪去,向清风皓月,南涧东冈。如今雁断三湘。念酒伴、不来梅自芳。幸隐居药馆,孙登啸咏,从容云水,无负年光。且共山间,琴书朋旧,时饮无何游醉乡。归常是,趁前村桑柘,犹挂残阳。
信国鲁夫人挽诗二首。宋代。陈元晋。 讵有陈平解久贫,共看眉案久如宾。从夫荣荷西清橐,随祖恪共南涧苹。玉树庭前双使节,金花天上九恩纶。绣衣彩服今非昔,忍见堂萱雪后春。
独坐。元代。韩奕。 世味老来淡,闭门欣独居。一闲僧亦羡,多癖友常疏。竹露头梳冷,茶烟梦觉初。诗怀并酒兴,不乐复何如。
同年刘直之父母双寿。明代。顾清。 东望蓬莱极海云,仙筹满屋旧曾闻。老馀骢马留桓典,归卧青山共少君。华发笑看明镜在,綵丝犹忆画帘分。高堂岁晚长生燕,还折梅花映宝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