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浸常牵梦,云游岂觉劳。遥空收晚雨,虚阁看秋涛。
必若思三岛,应须钓六鳌。如通十洲去,谁信碧天高。
送王道士游东海。唐代。李中。 巨浸常牵梦,云游岂觉劳。遥空收晚雨,虚阁看秋涛。必若思三岛,应须钓六鳌。如通十洲去,谁信碧天高。
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 ...
李中。 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
老母亦以是月生行年七十有三矣有感而作。宋代。洪皓。 息肩弛担未多时,便祝郎君愿德弥。念母年高班张老,为儒学浅愧萧师。三年不问交邻道,万里宁知复命期。南国人情都不远,赋诗怀远莫相疑。
山居杂诗九十首。宋代。曹勋。 从昔漫浪心,家居意不适。晨圾香火余,饭了办游历。或访僧掇斋,或隐者对奕。归来任侵灯,龙吟喷霜笛。
送宋武官尉安康之桐城。元代。李孝光。 令人作恶惟离别,今日江头送客还。赢得秋风斜照里,倚篷满意看青山。
次韵黄簿九日。宋代。吴可。 客里登高意若何,笑扶藜杖兴还多。叶金委地谁能布,山剑横天不受磨。随遇可无挥翰手,感时空有断肠歌。尚怜把菊烟尘外,自镜衰容半欲酡。
滕达道挽词。宋代。秦观。 早岁峨冠侍冕旒,白头淹恤外诸侯。箧中尚有东封草,塞下曾无北顾忧。心系汉廷长入梦,气吞胡虏不防秋。经纶未了埋黄土,精爽还应属斗牛。
九日书吕季慈室。宋代。张良臣。 上池入寺见承平,影落南州迹易陈。手把黄花看新雁,风烟愁杀旧京人。
早梅芳 雪中放舟西崦。近现代。吴梅。 蓑笠翁,纶竿手,放目吴波秀。一天金粉,半幅云林画难就。漫寻尘外伴,自结芦中友。正羊裘乍脱,寒意上双肘。暮天归,胜事有,短楫全家守。荆妻作饭,稚子移樽笑张口。醉是诗胆勇,眼底梅魂瘦。问蘋渔,富春人在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