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在东山日,看君智似高。顷缘趋召至,应为念归劳。
稼穑闻尝学,桑麻手所操。由来玄豹质,多在雾中韬。
问答 其二。唐代。李舜臣。 忆在东山日,看君智似高。顷缘趋召至,应为念归劳。稼穑闻尝学,桑麻手所操。由来玄豹质,多在雾中韬。
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 ...
李舜臣。 李舜臣(朝鲜语:이순신,1545年-1598年),字汝谐,本贯德水(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),生于朝鲜首都汉城(今韩国首尔)。李氏朝鲜时期名将。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、全罗道左水使。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(壬辰倭乱)时,曾立下汗马功劳。1597年,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(今属韩国)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(战船133艘,后勤船200余条)。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,享年53岁。谥号忠武,死后追赠领议政,与乙支文德、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。
谢章仪父惠家酿二绝 其二。明代。胡应麟。 一饮挥毫一百篇,何人真是酒中仙。应知他日来民舍,不饮麻姑石上泉。
喝水岩赠瓢庵头陀。明代。徐熥。 何年此卓锡,钟磬度昏朝。瀑水引归钵,茅庵结似瓢。蹑云双草屩,坐月一团焦。隔寺有禅侣,相寻不惮遥。
竹居,为张行中题。元代。张昱。 南渡循王之子孙,文采风流今独存。既有绿筠为别业,何须画戟在高门?小堂翡翠横钗影,曲径莓苔散屐痕。侍婢牵萝相补葺,几回风雨送黄昏?
宿石泉山中。明代。区大相。 空山惟习静,身世两相捐。春草芳夕渚,风潭鸣暗泉。云清独鹤梦,月照幽人眠。永夜结霞想,长吟待曙烟。
才人。明代。何巩道。 四座寂无语,一人呈妙词。谁酬白雪咏,空抱素秋悲。往者不复作,后来当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