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念通真际,尘尘秘藏开。当头谁是主,撒手自为媒。
大海收毛孔,神珠隐蚌胎。此时知佛祖,犹向外边来。
拟寒山四首 其二。唐代。释守卓。 一念通真际,尘尘秘藏开。当头谁是主,撒手自为媒。大海收毛孔,神珠隐蚌胎。此时知佛祖,犹向外边来。
释守卓(一○六五~一一二四),俗姓庄,泉南(今福建泉州)人。弱冠游京师,肄业天清寺,试大经得度。游学至三衢,见南禅清雅禅师。舍去,抵姑苏定慧寺,从遵式禅师,通《华严》。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,道鸣四方,遂前往依从。清禅师迁住黄龙寺,守卓随侍十载。既而又至太平寺,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。后主舒州甘露寺,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,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。称长灵守卓禅师,为南岳下十四世,黄龙清禅师法嗣。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,年五十九。有《长灵守卓禅师语录》。 ...
释守卓。 释守卓(一○六五~一一二四),俗姓庄,泉南(今福建泉州)人。弱冠游京师,肄业天清寺,试大经得度。游学至三衢,见南禅清雅禅师。舍去,抵姑苏定慧寺,从遵式禅师,通《华严》。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,道鸣四方,遂前往依从。清禅师迁住黄龙寺,守卓随侍十载。既而又至太平寺,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。后主舒州甘露寺,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,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。称长灵守卓禅师,为南岳下十四世,黄龙清禅师法嗣。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,年五十九。有《长灵守卓禅师语录》。
夜行东湖。元代。徐贲。 葭菼连湖道,新寒夜更清。波摇星失影,风过雁流声。估舶依村宿,畸人傍水行。棹歌何处起,杳渺不胜情。
人日偶游民家小园有山茶方开。宋代。陆游。 人日西郊路,晨光射浅滩。停桡喜萧散,照影叹衰残。社酒香浮瓮,春蔬绿满盘。山茶虽慰眼,不似海云看。
次韵陆承之岁暮述怀。宋代。陈深。 鵾鸡晨先鸣,络缜夜虚织。物情固有珠,亦各竞时急。遥遥丘中士,荆扉尽常闭。赋诗悲租年,开卷怀往昔。廓然一言得,不顾千金易。大江流汤汤,白日如过翼。虚堂拂朱弦,再鼓三叹息。西山遗清风,颖水有奇迹。勖哉望前修,猛志庶可及。自当葆天和,政东慕人益。
早起。金朝。周昂。 覆斗临霜阁,号钟满夜城。飞扬他日事,去住此时情。文字工留滞,尘沙管送迎。百年今巳半,凛凛畏虚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