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腊不虚度,三雪自相因。
暗添池上凌,稍压麦中尘。
余润想犹在,苦寒将及春。
殷勤欲尽酒,扶养病衰人。
腊中三雪。唐代。苏辙。 一腊不虚度,三雪自相因。暗添池上凌,稍压麦中尘。余润想犹在,苦寒将及春。殷勤欲尽酒,扶养病衰人。
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 ...
苏辙。 苏辙(1039—1112年),字子由,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嘉祐二年(1057)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。神宗朝,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。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推官。哲宗时,召为秘书省校书郎。元祐元年为右司谏,历官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,出知汝州,贬筠州、再谪雷州安置,移循州。徽宗立,徙永州、岳州复太中大夫,又降居许州,致仕。自号颍滨遗老。卒,谥文定。唐宋八大家之一,与父洵、兄轼齐名,合称三苏。
赠刘琨诗 其十五。魏晋。卢谌。 纤质实微,冲飙斯值。谁谓言精,致在赏意。不见得鱼,亦忘厥饵。遗其形骸,寄之深识。
次韵郭解元病竹二首 其二。南北朝。王寂。 风摧雨折不成阴,培养应无老醉吟。狂直未能忘故态,孤清端不负初心。佳人日暮何堪倚,太守春馋辄莫侵。特立閒门固痴绝,看他桃李上华簪。
初夏即事。宋代。吕本中。 但见溪山如画里,不知风景是它乡。苦遭毒暑三年旱,预喜西风一榻凉。俗事不须频到口,旧书何苦要撑肠。雨声只在芭蕉上,正与愁人作夜长。
答道卿舍人桐竹之嘲。宋代。宋祁。 桐竹连云阿阁西,脩茎浓叶蔽璇题。本来鸾鸑排翔地,正恐羁禽不借栖。
太常引 七夕早起,偶与女媛围棋。两汉。徐淑。 朝来倦绣且围棋。姑妇固相宜,母女亦何奇。但瓜葛、休生诳欺。卢胡一笑,楸枰白黑,转眼总忘机。空自论高低,还与汝、商量晒衣。
北仙吕·后庭花。清代。厉鹗。 仙山回磴重,酒楼空翠中。霜落千门树,风清十庙钟。夕阳东,越王安在?鸦翻江上峰。
题寿星图。明代。解缙。 玉堂燕寝眠紫云,梦谒蓬莱东海君。手招太白搴若木,身骑箕尾跨南辰。是时秋分日在丙,南极老人坐真境。精神散作白银光,烟雾葱茏出东井。萧萧两鬓明如雪,笑我青年无华发。手持绿玉当我前,度我长生九还诀。朝来旭日开曈昽,按图忽见白头翁。不知宇宙几甲子,丹光满面生潮红。长松团空结深绿,芝草琅琅满空谷。一泓清沼活灵龟,数尺阶除伏驯鹿。滔滔逝水催时改,碧桃花发春常在。请君细和白云谣,小住崆峒八千载。
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七十六。宋代。释绍昙。 庾岭春归,溪梅早知。雪破寒英,一点半点,月横疏影,三枝两枝。未放高楼吹笛,且听茆舍吟诗。十分潇洒,一段清奇。将谓黄梅消息绝,暗香犹有好风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