积雨尘营寡,端居羁思繁。火流惊暗换,鹤湿想孤鶱。
郁暑终收虐,新凉巳破烦。觅诗谢眺阁,高枕右丞轩。
檐溜冲花落,篱湍卷叶奔。随龙动玉阙,辨马失金门。
胤案萤那聚,欧斋蛩巳喧。造朝疏雨具,邀友阻吟尊。
塞国柳应尽,上林花几存。忽思禾在野,踯躅望朝暾。
新秋值雨十韵。唐代。李梦阳。 积雨尘营寡,端居羁思繁。火流惊暗换,鹤湿想孤鶱。郁暑终收虐,新凉巳破烦。觅诗谢眺阁,高枕右丞轩。檐溜冲花落,篱湍卷叶奔。随龙动玉阙,辨马失金门。胤案萤那聚,欧斋蛩巳喧。造朝疏雨具,邀友阻吟尊。塞国柳应尽,上林花几存。忽思禾在野,踯躅望朝暾。
李梦阳(1472-1530),字献吉,号空同,汉族,庆阳府安化县(今甘肃省庆城县)人,迁居开封,工书法,得颜真卿笔法,精于古文词,提倡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强调复古,《自书诗》师法颜真卿,结体方整严谨,不拘泥规矩法度,学卷气浓厚。明代中期文学家,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。 ...
李梦阳。 李梦阳(1472-1530),字献吉,号空同,汉族,庆阳府安化县(今甘肃省庆城县)人,迁居开封,工书法,得颜真卿笔法,精于古文词,提倡“文必秦汉,诗必盛唐”,强调复古,《自书诗》师法颜真卿,结体方整严谨,不拘泥规矩法度,学卷气浓厚。明代中期文学家,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。
春农。清代。伊麟。 昨宵一夜足春雨,农夫起坐喜相语。吾侪竭作及是时,夜半饭牛急命侣。清晓纷然驾犁出,山妻稚子饷炊黍。簌簌鞭响转林间,锄破鳣血黄金土。土膏已润东作息,牛羊下来不遑食。前途下马劳农夫,羡尔子孙事稼穑。西成在望庆仓箱,富贵必从勤苦得。十一输官九及私,耕凿宁歌非帝力。嗟哉农人莫云苦,含哺鼓腹谁知汝。岁时伏腊烹鸡豚,欢娱仰足事父母。风波曾未到蓬门,悠悠林泉傲巢许。
楚江秋晓卷三首 其二。明代。沈周。 葭菼苍苍白露时,萧条江色带微晖。平沙雁逐寒潮起,野树鸦随乱叶飞。渐见九溪如练净,尚怜三户似星稀。不堪昨夜南游客,愁向西风忆授衣。
送李苍水入国学兼寄相如二首 其一。清代。陈恭尹。 燕齐一万里,风雪几人来。岳势晴犹白,河声撼不开。新吟添倚马,古意满衔杯。宫是招贤旧,无妨国士才。
南歌子。清代。龚自珍。 香雾漫空湿,珠帘窣地横。云围月拥见卿卿。受尽轻怜痛惜不分明。红泪弹前恨,心香警旧盟。瑶华密帐絮三生,怊怅五更风急断魂惊。
去年多雪苦寒,梅花遂晚,元夕犹未盛开。宋代。范成大。 隔年寒力冻芳尘,勒住东风寂莫滨。只管苦吟三尺雪,那知迟把一枝春。灯烘画阁香犹冷,汤暖铜瓶玉尚皴。花定有情堪索笑,自怜无术唤真真。
牡丹(一作咏牡丹未开者)。唐代。韩琮。 残花何处藏,尽在牡丹房。嫩蕊包金粉,重葩结绣囊。云凝巫峡梦,帘闭景阳妆。应恨年华促,迟迟待日长。
桃源忆故人(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)。宋代。王之道。 逢人借问春归处。遥指芜城烟树。收尽柳梢残雨。月闯西南户。游丝不解留伊住。漫惹闲愁无数。燕子为谁来去。似说江头路。
【双调】庆宣和 太华峰高天。。未知作者。 太华峰高天地窄,翠满云台。好打睡先生枕头归,去来,去来。 七里滩边古钓台,老树苍苔。要听渔樵话成败,去来,去来。 烟水茫茫东大海,望见逢莱。八个神仙肯拖戴,去来,去来。 锦片桃花绕调开,流水天台。不见刘郎玉真怪,去来,去来。 五柳庄头陶令宅,大似彭泽。无限黄花有谁戴?去来,去来。 花过清明也是客,客更伤怀。杜宇声三更里破窗外,去来,去来。 扪月清江李太白,可惜高才。一步青山谢公宅,去来,去来。 千亩青林七个客,无点尘埃。卖酒人家瓮初开,去来,去来。 投至侯门深似海,日转千阶。和尚在知他是钵盂在,去来,去来。 充腹黄粮暖炕柴,送老山斋。枸杞茶甜如蕨薇菜,去来,去来。 寄语寒窗老秀才,一经头白。更等甚三年选场开?去来,去来。 倚遍阑干十二曲,短叹长吁。望断行皋碧云暮,几声,杜宇。 暗想人生能几何?枉了张罗。七十岁光阴五旬过,着甚不,快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