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洞,字才江,人,诸王孙也。慕贾岛为诗,铸其像,事之如神。时人但诮其僻涩,而不能贵其奇峭,唯吴融称之。昭宗时不第,游蜀卒。诗三卷。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(残句六句)流传至今,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,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,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。 ...
李洞。 李洞,字才江,人,诸王孙也。慕贾岛为诗,铸其像,事之如神。时人但诮其僻涩,而不能贵其奇峭,唯吴融称之。昭宗时不第,游蜀卒。诗三卷。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(残句六句)流传至今,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,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,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。
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,兼命同作。唐代。刘禹锡。 上国庭前草,移来汉水浔。朱门虽易地,玉树有馀阴。艳彩凝还泛,清香绝复寻。光华童子佩,柔软美人心。惜晚含远思,赏幽空独吟。寄言知音者,一奏风中琴。
别汴城诸友。唐代。王翰。 三载王门老曳裾,文章鄙俚世情疏。病多傍肆常求药,视短停灯久废书。报主壮心空磊落,向人别意谩踌躇。他年相忆知何处,泪洒黄河溯汴渠。
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。宋代。梅尧臣。 太守东平来,固殊阮步兵。步兵醉乘驴,太守整佩缨。事物既已遗,驾车出东城。园荒久不治,道路生棘荆。地僻人马入,草间狐兔惊。旧池堙犹窊,遗址岿不平。窊者使之浚,岿者使之营。博野高榭起,陈渔危台成。榭前东山秀,台下卢泉清。傍坞梧竹暗,翳水芹藻并。渠渠有深堂,燕宾飞玉觥。芍药广陵美,谑赠郑女情。公子莫言归,古人未以轻。欲知学山简,倒载去攲倾。
薄俗。明代。卢若腾。 居无宿粮出无马,久安义命伏草野;鼎沸乾坤未廓清,岂有短长争难舍。霸陵道上故将军,醉尉呵止亭下宿;将军与尉昧平生,夜行何以辨真假。此尉执法良可嘉,后来杀之非罪也。又如狱中中大夫,死灰欲然遭溺洒。一旦起为二千石,岳吏就官不伤雅;汉家狱吏故自贵,虐囚何妨任苟且。如今薄俗殊不然,加大凌贵等土苴;伯夷、盗蹠无定名,信口翻掀唇舌哆。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;□□□□□□□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为小为贱何敢尔,发纵恃有大力者;厥性既殊毒复阴,鼎不能铸图难写。招群引类排所憎,鬼弹狐沙暗中打;顷刻之间市虎成,欲令白璧同碎瓦。瓦砾珠玉终自分,万目未眯口未哑。
长短句四时问四首 其三。宋代。赵友直。 试问秋疏檐,落叶何萧萧。黄花如有故人意,相对篱边共浊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