柴桑掇露英,满意诩佳色。宁知千载下,粲烂至此极。
迟暮造物怜,区别与装饰。虽穷变化巧,未失幽静德。
惜无钱画传,谁补范谱摭?是翁习抱瓮,忧潦那望泽?
挼种逮观成,岁岁有新获。世尘了不关,相忘孰主客?
同闇公愔仲观菊罗氏园。唐代。陈宝琛。 柴桑掇露英,满意诩佳色。宁知千载下,粲烂至此极。迟暮造物怜,区别与装饰。虽穷变化巧,未失幽静德。惜无钱画传,谁补范谱摭?是翁习抱瓮,忧潦那望泽?挼种逮观成,岁岁有新获。世尘了不关,相忘孰主客?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 ...
陈宝琛。 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鹧鸪天 其五 养鱼塘中作。近现代。黄绮。 借取清流慢送船。客中幽梦伴鸥眠。断云亭畔白疑石,落叶林端凄似弦。新浴罢,曝晴滩。相怜瘦减且无言。青山错吐真消息,付与泉声到野田。
一萼红 送别。明代。刘基。 白蘋洲,有芦花似雪,人在木兰舟。祖帐方开,骊歌未暌,斜照半入江楼。话不了、缠绵意绪,早归鸿、相唤落沙头。红蓼丹枫,青烟碧草,总为供愁。此去几时重见,怅秾华易谢,零雨难收,落浦波空,渭城柳尽,欲饮还又回眸。恨只恨、无情海水,趁归风、辄向西流。毕竟难留,一宵长似三秋。
阻风呈赵史君三绝。宋代。洪咨夔。 倚风晴缆着烟莎,一抹斜阳白鸟过。脱手簿书无半点,细翻黄卷课龟罗。
步蟾宫 题江干送别图。清代。屈蕙纕。 长堤杨柳丝千缕。怎不解、系将船住。早知见面即分离,悔多此、一番萍聚。西风落日空延伫。暮天远、故人何处。欲从云际望孤帆,却又被、青山遮住。
叠前韵自嘲。明代。周瑛。 无碍以为性,随缘以为居。日食仅数合,何必求羡馀。郡绂苦不长,十年甘自纡。戴星履堂署,见月下庭除。部使每行郡,欲见还踌躇。感此衷肠热,往往思逃虚。幸而免诟辱,两考以最书。君看古贤哲,进退竟何如。今朝过长江,羞见沧洲渔。
洪都病中口占。宋代。吴泳。 去年舆疾上洪州,百感婴怀又怕秋。病体不因衰后觉,宦情谁向死前休。乞身已晚荒三径,葬子无期负一丘。造物傥从心所欲,乐天知命更何求。
过在伯于学中因而留饭。宋代。赵蕃。 种竹栽桃久已成,滋芹折杏尚留情。一官何可占遐志,万卷悬知有旧盟。得酒更能频饮我,赋诗未稳每从兄。向来淮拟俱归去,今日参差不遂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