画里残山一道斜。际天衰草带馀霞。陵阙谁家那忍问。
传恨。故宫明灭付归鸦。
无分南荣长炙背。何意。晚晴西阁尚留些。还是枯葵偏耐久。
厮守。知时让与合昏花。
定风波 夕阳。唐代。陈宝琛。 画里残山一道斜。际天衰草带馀霞。陵阙谁家那忍问。传恨。故宫明灭付归鸦。无分南荣长炙背。何意。晚晴西阁尚留些。还是枯葵偏耐久。厮守。知时让与合昏花。
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 ...
陈宝琛。 陈宝琛(1848—1935年),字伯潜,号弢庵、陶庵、听水老人。汉族,福建闽县(今福州市)螺洲人。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,晚清大臣,学者,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、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,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。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、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,遭部议连降九级,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。赋闲期间,热心家乡教育事业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,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,1935年卒于京寓,得逊清“文忠”谥号及“太师”觐赠 。
春日写怀二首 其二。明代。潘希曾。 衰病辞官本自宜,慰留有旨敢言私。济州官柳沿河绿,又见春风此度吹。
新正漫成。清代。易顺鼎。 纸鸢筝与卖饧箫,新岁儿童气已骄。阴一日还晴一日,醉连朝更睡连朝。春来渐欲生红土,雪后犹思上黑窑。领略宣南閒况味,光阴何患不能销。难得新正是嫩晴,嬉游士女说承平。书因忙极车中读,诗为閒多枕上成。阅世僧枯忘夏腊,谈天客老恋春明。五陵年少三河侠,相见都能识姓名。
舟晴。明代。尹台。 晚日斜光淡自舒,三湘秋色映船虚。天开众岫晴依幔,浪袅孤云影在书。得食空怜阳渚雁,藏身欲钓洞庭鱼。回帆侧指朱陵近,绝壁长林拟坐予。
重阳日独居洨水君俞出游杜曲惠诗酬以来韵。宋代。李复。 众人有钱竞沽酒,嗟我独醒坐搔首。荒径蓬蒿深映门,茅舍三间傍疏柳。南山奔腾呼欲来,云散山容一笑开。何似齐山江上客,菊花须插满头回。
九日。宋代。韦骧。 重九萧条秋已深,登高更在蜀江浔。黄花未肯趁时吐,白酒祇如常日斟。绝塞烟云长满目,故园风物愈关心。须凭酩酊酬佳节,追感齐山不浪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