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轨纷纷正背驰,鉴中白发愧明时。致身何必营三窟,入仕聊同庇一枝。
故里有怀松菊老,圣朝无用计谋奇。相从喜有忘形侣,杖屦山樊酒满卮。
次韵补之续思越吟。唐代。李光。 俗轨纷纷正背驰,鉴中白发愧明时。致身何必营三窟,入仕聊同庇一枝。故里有怀松菊老,圣朝无用计谋奇。相从喜有忘形侣,杖屦山樊酒满卮。
李光(1078年12月16日[1] —1159年4月22日),字泰发,一作字泰定,号转物老人。越州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。南宋名臣、文学家、词人,南宋四名臣之一,唐汝阳王李琎之后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年)进士,调知开化县,移知常熟县。累官至参知政事,因与秦桧不合,出知绍兴府,改提举洞霄宫。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贬藤州安置,后更贬至昌化军。秦桧死,内迁郴州。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,复左朝奉大夫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年),致仕,行至江州卒,年八十二。宋孝宗即位后,赠资政殿学士,赐谥庄简。有前后集三十卷,已佚。又有《椒亭小集》、《庄简集》等。 ...
李光。 李光(1078年12月16日[1] —1159年4月22日),字泰发,一作字泰定,号转物老人。越州上虞(今浙江上虞东南)人。南宋名臣、文学家、词人,南宋四名臣之一,唐汝阳王李琎之后。徽宗崇宁五年(1106年)进士,调知开化县,移知常熟县。累官至参知政事,因与秦桧不合,出知绍兴府,改提举洞霄宫。绍兴十一年(1141年),贬藤州安置,后更贬至昌化军。秦桧死,内迁郴州。绍兴二十八年(1158年),复左朝奉大夫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年),致仕,行至江州卒,年八十二。宋孝宗即位后,赠资政殿学士,赐谥庄简。有前后集三十卷,已佚。又有《椒亭小集》、《庄简集》等。
如梦令 雨怀。明代。顾璘。 夜静猛风将雨。落尽紫榆千树。行客忆江南,渺渺碧天穷处。无绪。无绪。独与寒灯宾主。
少保左丞叶公挽诗二首 其二。宋代。刘一止。 文章千古事,富贵百年身。并世今馀几,如公孰拟伦。轩裳清梦破,丘壑此心亲。叹息常编旨,无从举似人。
用前韵再简明叔仲威。宋代。赵蕃。 晨兴袄子欠黄绵,宿火灰深更苦翻。官冷自疏凫鹜进,儿饥不作雁鹅喧。孰云数口须微禄,已料此身终灌园。二子交期非势利,故能冲雀屡排门。
蕉。明代。何巩道。 层层高影立疏篱,密叶临窗晚自吹。雨滴泪痕支枕夜,墨题诗句捲帘时。倚当檐下风生急,遮尽庭前月到迟。莫向绿阴伤往事,梦中迷鹿有谁知。
闲居自题。唐代。白居易。 门前有流水,墙上多高树。竹径绕荷池,萦回百馀步。波闲戏鱼鳖,风静下鸥鹭。寂无城市喧,渺有江湖趣。吾庐在其上,偃卧朝复暮。洛下安一居,山中亦慵去。时逢过客爱,问是谁家住。此是白家翁,闭门终老处。
咏筝诗。南北朝。王台卿。 依歌时转韵,按曲动花钿。促调移轻柱,乱手度繁弦。惟有高秋月,秦声未可怜。
寄长儿韵语 其六。明代。杨士奇。 已足当休即便休,百年何用万年谋。人人自带生来福,枉为儿孙作马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