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山千寻梯,下阪九仞井。雨润衣珠融,风吹鬓毛冷。
罗甸曲贵州道中 其四。唐代。杨慎。 登山千寻梯,下阪九仞井。雨润衣珠融,风吹鬓毛冷。
杨慎(1488~1559)明代文学家,明代三大才子之首。字用修,号升庵,后因流放滇南,故自称博南山人、金马碧鸡老兵。杨廷和之子,汉族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正德六年状元,官翰林院修撰,豫修武宗实录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终明一世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慎可推为第一。其诗虽不专主盛唐,仍有拟右倾向。贬谪以后,特多感愤。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著作达百余种。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 ...
杨慎。 杨慎(1488~1559)明代文学家,明代三大才子之首。字用修,号升庵,后因流放滇南,故自称博南山人、金马碧鸡老兵。杨廷和之子,汉族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正德六年状元,官翰林院修撰,豫修武宗实录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终明一世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慎可推为第一。其诗虽不专主盛唐,仍有拟右倾向。贬谪以后,特多感愤。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著作达百余种。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题听之诗卷后。清代。周锡渭。 晴丝一缕飏春空,弱弓纤缴乘微风。瞥然鸷若秋隼击,鬼弹中人瘴如墨。骣骑生马踏层冰,尺八短剑万人敌。大弨五石为谁弯,寂寞网丝空挂壁。
和叠山先生韵。宋代。王济源。 希武何意出山中,心事当年汉卧龙。行止但凭天作主,别离初不泪沾胸。定知晚菊能存节,未必寒松肯受封。大义昭明千载事,前程尽更好从容。
玉山李道会颜则求着福庆观记以黄谷二十六咏见示用韵以寄 其二十六。明代。郑真。 玄门阐教付机缘,况有诗如孟浩然。矫首佺期如不到,祇崇香火祝尧年。
赠朱别驾。明代。张元凯。 毖慎曾无匹,西京石建如。每移青玉案,恭展紫泥书。善政遗三辅,浮名谢二疏。通家能畜我,早晚侍安车。
拟禽言 其二。清代。许传霈。 割麦插禾,间日无多。乃旱魃之为虐,雨未见其滂沱。一旬不雨老农哭,兼旬不雨泪如波。昨夜月离毕,明朝雨不过。明日复明日,日对枯田奈若何。
花朝日立桃花下作二首 其二。清代。朱玺。 料理生涯苦费才,眼前景物动风雷。萧然巾服钞胥罢,长记先生为汝来。
题玉泉。宋代。释道济。 千章老木冷涵秋,今日重来话旧游。一池寒水浸虚碧,清光莹澈凝不流。中有神龙隐头角,为雨为霖滋旱涸。圣主垂衣风雨调,龙亦安眠在丘壑。人来初不睹真龙,但见金鲫浮沈中。昂头摆尾得其所,我疑便是池中龙。殷勤一语龙听取,汝以何缘堕龙伍。良田一念嗔所生,毕竟难逃鳞甲苦。蓦然直下便回光,愿力资深福寰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