芳岁行遒尽,高堂兴耿然。
林号欲风野,云绽已霜天。
乌彩疑留日,鸿声似恶弦。
幽衿忽忘返,更为月娟娟。
寒野。唐代。宋庠。 芳岁行遒尽,高堂兴耿然。林号欲风野,云绽已霜天。乌彩疑留日,鸿声似恶弦。幽衿忽忘返,更为月娟娟。
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 ...
宋庠。 宋庠(xiáng)(996年—1066年),初名郊,字伯庠,入仕后改名庠,更字公序。北宋文学家,工部尚书宋祁之兄。祖籍安州安陆,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。 天圣二年(1024年),宋庠状元及第,成为“连中三元”(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均第一)之人。官至兵部侍郎、同平章事,以司空、郑国公致仕。治平三年(1066年),宋庠去世,年七十一。追赠太尉兼侍中,谥号“元献”(一作元宪),英宗亲题其碑首为“忠规德范之碑”。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,时称“二宋”。诗多秾丽之作,著有《宋元宪集》、《国语补音》等。
季春贺门人陈廷瑜新婚 其三。清代。苏继朋。 惟读书人能好色,是真名士许多情。画眉千古传佳话,何似齐眉不唤卿。
春日怀金陵旧游六首 其五 灵谷寺。明代。王懋明。 匹马依丛薄,曾因访化城。松深藏梵响,谷杳蕴秋声。画壁巢禽污,萝扉倚树成。老僧招引处,犹记说无生。
秋声。宋代。关注。 梦破松声枕上闻,睡魔夜半战吟魂。初疑秋雨连江岸,乍觉寒潮上海门。招引好风来古寺,追随月色下前村。晚行欲问声来处,郁郁苍波漫不分。
送严宗源提督学政。明代。徐溥。 昭代崇儒教,于焉敕宪臣。斯文资振作,吾道属经纶。肃政推乌府,清光觐紫宸。暌违当此日,良晤卜初旬。握手情无限,同年意更亲。槐阴燕市上,草色潞河滨。去去巡南甸,悬悬仰北辰。明当膺峻擢,人物荷陶甄。
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。宋代。李吕。 梅花映雪送征鞍,要伴先生耐岁寒。收拾收归调鼎用,春来枝上已含酸。
祥后次方石谢先生见慰四首 其三。明代。李东阳。 承欢未极早生悲,已觉人间万事微。三釜禄存嗟独荷,百年身在忆全归。愁来别馆春灯暗,戒后诗坛夜坐稀。不有青云旧知己,病躯无力定谁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