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不见柳腰肢。契阔几何时。天遥地远,秋悲春恨,只在双眉。
雁声今夜楼西畔,情愫渺难期。杏花风景,梧桐夜月,都是相思。
眼儿媚。唐代。刘学箕。 十年不见柳腰肢。契阔几何时。天遥地远,秋悲春恨,只在双眉。雁声今夜楼西畔,情愫渺难期。杏花风景,梧桐夜月,都是相思。
刘学箕,生卒年均不详(约公元1192年前后,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),字习之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,刘子恽之孙。生平未仕,但游历颇广,曾“游襄汉,经蜀都,寄湖浙,历览名山大川,取友于天下”(本集陈以庄跋)。 ...
刘学箕。 刘学箕,生卒年均不详(约公元1192年前后,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),字习之,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,刘子恽之孙。生平未仕,但游历颇广,曾“游襄汉,经蜀都,寄湖浙,历览名山大川,取友于天下”(本集陈以庄跋)。
送乡人南还。明代。韩殷。 禁城春色晓苍苍,遥见飞尘入建章。白首相知犹按剑,青春作伴好还乡。万家废井生秋草,一片轻帆背夕阳。东道若逢相识问,故人今已赋长杨。
次韵郑省仓见寄。宋代。方岳。 老年梦不到歌姝,一笑离尊孰与娱。岁事沈沈江上月,时情泛泛水中凫。路贫如此谁来往。山意於人定有无。牢落不堪持说似,诗成时一寄奚奴。
中书侍郎傅公挽词 其二。宋代。范祖禹。 洛社瞻贤躅,书筵继老成。声容陪夙昔,论议想平生。节与盘山峻,名随沇水清。草堂空旧隐,松月为谁明。
寄题嵩巫亭。宋代。欧阳修。 平地烟霄向此分,绣楣丹槛照清芬。风帘春卷秋空碧,剩见西山数岭云。
木兰花慢 感春,和苍虬。清代。朱祖谋。 问东阑瘦雪,尚消得,几清明。是拆绣楼台,差池燕羽,佻巧鸠鸣。金铃。未知系处,更苍苔、颠倒藉红英。禁断寻芳意绪,交加中酒心情。多生。有客惜香盟。愁检瘗花铭。渐数尽番风,强扶倭堕,还忍伶俜。阴晴。问春未准,怕到头、开落总无声。梦里催归杜宇,香车不劝逢迎。
次韵荅德元金友二首 其一。明代。王祎。 纳纳乾坤内,纷纷万事牵。文星犹似漆,兵气正如烟。转觉心忧世,其如命在天。同君畅怀抱,一醉杏花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