拟古七首 其七

拟古七首 其七朗读

沟断跻牺樽,骐骥困盐车。时乎将奈何!今古谁贤愚?

北风号枯梢,落日明寒芜。未遇非所惜,但恐流年徂。

刘鹗简介
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 ...

刘鹗朗读

古诗拟古七首 其七相关作品

蓼红蘋白满汀洲,去住心期不自由。后夜何人最相忆,一天明月两孤舟。

文曜炳天府,司禄辅时雍。

妥灵俨宫宇,垂光耀词锋。

曹家达

月落霜高梦不成,披衣兀坐待天明。茶凉衾薄无人问,数到晨鸦第几声。

病馀眠食强支撑,秋暑宜逃味要清。侍女且教铺象簟,厨娘还忌进鱼羹。

极关情语唯珍重,不避嫌时更至诚。如此相思天亦许,两边心似玉壶明。

龙楼日月照。

淄馆风云清。

轻露氵龠残暑,哉魄拟初弦。天台万八千丈,中有紫霞仙。正理中枢旧武,却忆邻环昨梦,重上蜀青天。只守伯禽法,_野万云烟。
锦川星,郎位宿,又移躔。为无结辈十数,踏遍蜀山川。人识绍兴奉使,家有显谟科约,慧命得公传。从此造朝去,两地亦青毡。

眼明未了观山债,力在犹能涉水行。

莫笑轩然夸老健,身存终胜得浮名。

偶扶藜杖过南津,野寺长桥发兴新。

暂就清溪照须鬓,不妨翠雾湿衣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