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近枫桥路,唯闻人语喧。
北来兵肆掠,东去艇皆奔。
震泽烟波迥,高秋风雨繁。
此时期免患,艰苦复何论。
太湖避兵。唐代。方文。 将近枫桥路,唯闻人语喧。北来兵肆掠,东去艇皆奔。震泽烟波迥,高秋风雨繁。此时期免患,艰苦复何论。
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 ...
方文。 方文(1612---1669)字尔止,号嵞山,原名孔文,字尔识,明亡后更名一耒,别号淮西山人、明农、忍冬,安徽安庆府桐城人,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。方大铉长子。明末诸生,入清不仕,靠游食、卖卜、行医或充塾师为生,与复社、几社中人交游,以气节自励。方文之诗前期学杜,多苍老之作;后期专学白居易,明白如话,长于叙事,早年与钱澄之齐名,后与方贞观、方世举并称“桐城三诗家”,著有《嵞山集》。
寄倪。宋代。吴惟信。 寻常曾见说,家远欲归难。身暂投莲社,心犹在杏坛。摊书灯下读,磨剑月中看。近日无消息,相思雨雪寒。
送二侄之官琼州 其二。清代。张廷玉。 万里珠崖郡,休辞渡海劳。艰难试盘错,忠信涉波涛。蜑户知风候,黎人望雨膏。坡公祠宇在,先与酹香醪。
北望。明代。谢与思。 衣冠高起北云间,一水盈盈隔醉颜。自有茅堂供午倦,不劳清梦隋燕关。山中宿鸟飞呼剧,洞外龙归日夕閒。白马金鞍枉心性,荔枝卢橘亦从欢。
山邑煎熬百弊俱,就中二事最堪吁。小船有限家家占,役户难差处处无。
惭愧痴儿差解事,编排册子见成模。从今溪运均输去,朱记还闻遍十都。
得安溪书知义役义舟图册已成喜寄二首 其一。宋代。林希逸。 山邑煎熬百弊俱,就中二事最堪吁。小船有限家家占,役户难差处处无。惭愧痴儿差解事,编排册子见成模。从今溪运均输去,朱记还闻遍十都。
琼林宴归图。明代。庄昶。 永清有仆双赤足,手持一画刚五幅。自云此是琼林图,一幅主公真面目。琼林宴罢醉归来,十里香尘马蹄速。一日看尽长安花,柳汁宫袍春正绿。望中隐隐宫阙深,万片綵云人一笏。人间万事岂足荣,进士出身良可录。进士出身良可录,台阁阿衡俱此卜。从容一代真明良,万古朝堂正都咈。人臣为报当何如,盛治岂容前史独。愿言一拜各勉旃,稷契皋夔幸毋惑。
舟行。宋代。徐似道。 大官连樯十万艘,小官仅得一叶如渔舠。其中何所有,白发翁媪并儿曹。赤脚婢三后执爨,苍头奴二前操篙。玄真笔床间茶灶,吏部酒杯兼蟹螯。书缄一箱半鱼蠹,一束百轴成牛腰。平铺藁告荐猫犬,剩买枣栗供猨猱。新花郁屈作萎木,清酒荡摇成濁醪。篷低日觉牛角折,灶近时闻羹釜轑。高骧正难望鷁首,缓进岂敢争龙标。全家窘拘叹蹐跼,长物屏当随周遭。桑枢驷马各是累,人肝薇蕨俱成饕。不须彼此更相笑,未必郁林之石贤胡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