奥学深探本,亨衢早著鞭。浮云时事改,皦日大名全。
馥荦霜篱菊,清瓢雪窦泉。善人终不起,犹谓有苍天。
挽毕宰二首 其一。唐代。汪炎昶。 奥学深探本,亨衢早著鞭。浮云时事改,皦日大名全。馥荦霜篱菊,清瓢雪窦泉。善人终不起,犹谓有苍天。
汪炎昶(一二六一~一三三八),字懋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幼励志力学,受学于孙嵩,得程朱性理之要。宋亡,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,名其所居为雪瓷,自号古逸民,学者称古逸先生。元惠宗至元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古逸民先生集》二卷。事见本集附录《汪古逸民先生行状》。 汪炎昶诗,以《宛委别藏》本为底本,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。 ...
汪炎昶。 汪炎昶(一二六一~一三三八),字懋远,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幼励志力学,受学于孙嵩,得程朱性理之要。宋亡,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,名其所居为雪瓷,自号古逸民,学者称古逸先生。元惠宗至元四年卒,年七十八。有《古逸民先生集》二卷。事见本集附录《汪古逸民先生行状》。 汪炎昶诗,以《宛委别藏》本为底本,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。
乐府新歌应教。唐代。谢偃。 青楼绮阁已含春,凝妆艳粉复如神。细细轻裙全漏影,离离薄扇讵障尘。樽中酒色恒宜满,曲里歌声不厌新。紫燕欲飞先绕栋,黄莺始哢即娇人。撩乱垂丝昏柳陌,参差浓叶暗桑津。上客莫畏斜光晚,自有西园明月轮。
谒先师顾洞阳公祠。明代。海瑞。 两朝崇祀庙谟新,抗疏名传骨鲠臣。志矢回天曾叩马,功同浴日再批鳞。三生不改冰霜操,万死常留社稷身。世德尚馀清白在,承家还见有麒鳞。
剑客。五代。慕幽。 去住知何处,空将一剑行。杀人虽取次,为事爱公平。戟立嗔髭鬓,星流忿眼睛。晓来湘市说,拂曙别辽城。
念奴娇 何春洲在草堂图。清代。赵庆熹。 杏花门巷,试雨声多处,问春消息。中酒烧灯人意懒,又是销魂时刻。见说江南,连朝天气,只觉东风急。题诗须记,莫教忘了寒食。因想十里香尘,紫骝嘶断,帽影鞭丝客。争似草堂清绝好,红到枝头颜色。水竹篱边,山桃檐外,燕子能相识。明年花放,我来此处横笛。
效古五首 其一。元代。黄溍。 上山见明月,下山月相随。月岂知爱我,我行自见之。故山日以远,故人不可思。殷勤谢明月,愿尔无时亏。
感怀 其二。清代。汪瑔。 振策鸡栖倦,谈经马厩开。不知何事乐,偏向此中来。枚子飞书笔,宾王作奏才。古今远相望,风雨满蒿莱。
彭泽重登潮音阁追和陶参政韵。明代。林弼。 神姑近可即,天女邈难攀。飞阁虚空里,疏钟杳霭间。潮迎归越海,云渡隔淮山。拟学禅栖乐,何时身乞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