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源洞。清代。费应泰。 不识桃源路,舟人指故山。白鸥秋水外,黄叶夕阳间。尘世境原幻,渔郎事可删。时清竞朝市,长觉洞门间。
武安侯。宋代。宋祁。 贵甚宫中势,轩然帝右趋。所贪惟狗马,宁是学盘盂。骄取武库地,气凌辕下驹。淮南他日语,悔不共严诛。
初秋游西园庵四首 其二。明代。曾受益。 整履游濠上,惊看佛界新。孤园秋自别,双岛鸟归频。只道鱼堪乐,谁知虎亦驯。清风披□至,性地肯留尘。
将作监栽竹徐直翁清叟俾予书植贤亭三大字以诗见贻 其三。宋代。魏了翁。 客梦时时绕故山,梦馀砉见玉孱颜。徐公本自无通介,自是时人醉眼斑。
和陈级青。清代。陆绍周。 身世鲇鱼上竹竿,冬心独抱不知寒。论交四海同音少,有志千秋下笔难。阅尽风霜翻作健,愁来天地亦非宽。本来弧矢男儿志,离莫生悲聚莫欢。
红楼梦十二曲 其五 分骨肉。清代。曹雪芹。 一帆风雨路三千,把骨肉家园,齐来抛闪。恐哭损残年,告爹娘休把儿悬念。自古穷通皆有定,离合岂无缘?从今分两地,各自保平安。奴去也,莫牵连!
淮阴舟夜寄怀二云歌姬。明代。徐熥。 淮浦东边月影斜,相思何处问琵琶。别时折是章台柳,梦里歌为玉树花。万里客魂销绿鬓,几回幽恨寄红牙。遥知香骨怀人瘦,宽尽春风系臂纱。
芸叟召杜城晚饮遂宿于东轩欲同游台寺有诗因。宋代。李复。 第五桥东潏水滨,山红漫漫绿纷纷。溪边童子风雩舞,林外先生植杖耘。高论但谈双树法,胜游将步五峰云。东轩夜久清无寐,山雨初后叶上闻。